一、职业定义
从事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,受灾人员和公私财产救助,组织自救、互救及救援善后工作的人员。
本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,也十分适用于家庭应急预防、家庭突发安全事件处理。
二、证书
参加培训后,经鉴定考试合格,将获得《应急救援员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。
发证部门: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
鉴定机构:国家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
三、培训对象
1、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;
2、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从事或参与应急救援处置的人员;
3、参与社会公益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个人。
4、需掌握家庭安全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的个人。
四、获证后政府补贴
获得《应急救援员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员,除公务员、事业单位在编人员、在校生、已享受社保退休待遇人员外,可申请以下补贴(二选一):
1、依法参加失业保险,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 36个月(含36个月)以上的持证人员,可到失业保险费缴纳地的社保部门申请培训补贴1000元;
2、到户籍所在地人社部门申请培训补贴1000元。
五、学习内容
1、线上课程
第一节:应急管理概述
第二节:应急救援员概述
第三节:应急管理基础知识
第四节:我国应急管理体制
第五节:应急预案的编制
第六节:应急管理法律法规
第七节:灾害与事故基础知识与应对
第八节:扑灭初起火灾
第九节:救援个体防护
第十节:基础绳结技术
第十一节:USAR现场分区与标记系统
第十二节:搜索技术(一)人工搜索
第十三节:搜索技术(二)仪器搜索
第十四节:伤员转运技术
第十五节:医疗防护装备与医疗废物
第十六节:外伤急救
第十七节:检伤分类
第十八节: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置
第十九节:突发急症的处置
第二十节: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置
第二十一节:心肺复苏
第二十二节:灾害心理
注:线上课程采用线上自主学习模式,学员需在线下培训前20天完成所有线上课程学习任务,才能参加线下培训及考核。
2、线下课程
个体防护 1课时
初起火灾扑灭 2课时
急症和气道梗塞 1课时
检伤分类 1课时
心肺复苏和AED 4课时
搜索技术 1课时
绳索救援基础技术 1课时
救援装备使用(认识担架、制作担架) 2课时
创伤紧急救护(止血包扎) 5课时